9月26日下午,募目投连发十条公告,资金资额整募资金增加主体主要披露了调整首次公开募股的净额较计资金到位情况、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划募自筹资金情况、缩减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情况、缩水实施“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增加实施主体的英诺情况、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或提供借款以用于募投项目实施的特调投项情况等。 英诺特于2021年6月16日向深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书,额并长达13个月的募目投IPO之路磕磕绊绊,终于在2022年7月28日首日上市交易。资金资额整募资金增加主体不过上市近两个月英诺特股价一路下跌,净额较计截至2022年9月26日收盘,划募股价报收21.51元/股,缩水实施相较于发行价26.06元/股已跌17.46%,英诺市盈率也较发行时减少了10倍。特调投项 IPO募集资金净额较计划募资额大幅减少33% 英诺特主营体外诊断试剂,新冠相关产品为公司带来了业绩的急剧拉升。2019年公司未生产新冠产品时,“第一增长曲线”呼吸道系列非新冠产品试剂、优生优育系列试剂、其他系列试剂和体外诊断检测仪器总收入仅1.38亿元,2020年,仅新冠产品便为公司贡献了9.17亿元收入,超上一年总收入5.64倍。 疫情为公司产品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增长,但无法长久。2021年,新冠产品贡献收入比重从2020年的88.42%回落至48%,总收入也同比下降68.47%至3.27亿。同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降78.96%至1.2亿元。 随着疫情为英诺特创造的业绩泡沫破灭,于2022年7月28日上市的英诺特估值回归,股价连跌,市盈率大幅下降。9月26日,英诺特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调整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根据调整情况,英诺特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计划募资金额缩水了33.83%。由此,英诺特缩减了每一项募投项目拟投入的募集资金金额。已发生的募投项目建设中用自筹资金支付部分将于后续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 其中“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被下调了1.03亿元至2.5亿元,“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未发生变化,“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被下调了1.96亿元至6000万元,“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被下调了3874万元至2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资金额被下调7147.71万元至3.29亿元, 增加子公司作为项目共同实施主体 由于可使用的募集资金减少,英诺特在“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上新增全资子公司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英诺特给出的解释为公司层面基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等方面的考虑。 公告显示,“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包括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行业基础技术研究两大部分,用于液相免疫平台、POCT 层析平台、分子诊断平台、荧光免疫平台、蛋白质/质控品工程平台、细胞病原体培养平台、仪器研发平台等相关的技术及产品研发,丰富仪器和试剂产品储备,满足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的需要。 英诺特的全资子公司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主营业务为 POCT 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英诺特重要的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 关于“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的资金来源,英诺特表示将会在不超过唐山英诺特参与实施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情况下,通过增资或提供借款的方式将募集资金划转至对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 |